相信很多人听过一句话“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当人们发生龋齿、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牙齿缺损伤及牙髓时,就会出现牙痛,目前最有效、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是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是通过彻底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物质,进行适当消毒,最后严密充填根管,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从而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或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根管治疗是在伤及牙神经后,保存牙齿的基本手段,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最好方法。那么经过根管治疗后牙齿不痛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治疗已经结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那些做完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范围较大的患牙,医生常常建议对患牙进行冠修复(俗称做“牙套”)来延长患牙的使用寿命。对此有些患者不是很理解,认为这种做法“多此一举”,没有必要,但其实这种建议完全是从有利于患者的角度才提出的。原因如下:
1、防止牙齿折断
因为龋齿、外伤等原因伤及牙髓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齿,经过根管治疗后,会发生一些变化。牙齿因为失去了根管中的牙神经和血管,就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应,比健康牙齿更脆弱,缺少韧性。这就好比一棵树,失去了土壤中营养的供应,就会容易干枯、易折断。一旦不慎咀嚼到硬物,做过根管治疗的牙齿就很容易发生崩裂,如果折断严重,那就只能拔牙。进行冠修复可以有效保护患牙,防止折断。对于本来就有隐裂的患牙,为了防止裂纹进一步加深,非常有必要及时进行冠修复。
2、严密的冠部封闭,防止微渗漏
口腔是一个有菌的环境,冠方微渗漏是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根管治疗后进行冠修复,可以有效预防根管系统或根尖区的再感染。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为,根管治疗后进行冠修复可以减少口腔内的细菌进入牙齿内部,防止根管系统再感染。
3、对于牙体缺损严重的患牙,需要通过全冠修复恢复邻接、咬合功能及美观
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齿大多由于深龋、磨损或外伤等原因,已失去相当多的牙体组织。常常会出现与邻牙的接触关系欠佳,发生食物嵌塞;与对颌牙的咬合关系不良;牙冠变色,影响美观等问题。进行冠修复可以有效恢复患牙的外形、咬合功能和邻接关系,改善美观。
在临床中常常遇到患者经过根管治疗后,患牙不慎折断,而不得不把原本可以保留的牙齿拔除。为了预防以上情况的发生,建议患者在根管治疗结束后尽快进行冠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