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被称为胎儿的“生命之水”,是胎儿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之一。羊水主要成分是水,还有一些少量无机盐类、有机物荷尔蒙和脱落的胎儿细胞。羊水能够保护来自外界对于腹部产生的压力和冲击,避免胎儿直接受到损伤,保持子宫内的温度,为胎儿提供活动空间,因含有抑菌成分还能起到一个避免感染的作用。在分娩时,羊水可以缓和子宫颈的扩张,羊水破后,羊水起到润滑作用,使胎儿容易娩出。有如此多的作用,羊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疑惑一:关于羊水的成因
在胎儿不同的发育时期,羊水的来源也都不相同。孕早期的三个月,羊水主要是从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胎儿血循环形成以后,水分及小分子物质可通过尚未角化的胎儿皮肤。孕中期,胎儿尿液排入羊膜腔,使羊水的渗透压逐渐降低,尿酸、肌酐量逐渐升高。另一方面,胎儿又通过吞咽羊水来取得量的平衡。此时胎儿皮肤逐渐角化,不再是羊水的来源。妊娠晚期,羊水的运转除胎尿的排出和羊水的吞咽这两条重要途径以外,胎肺吸收羊水也是一个运转途径。
疑惑二:关于羊水的颜色是否一直不变
因羊水成份随着孕周的增加是在不断变化的,孕早期和中期的羊水较清澈一些。但妊娠37周后的羊水因有机物质(镁离子、胆红素、胎盘泌乳素,溶菌酸及脱离细胞等)的增加变成为带有碱性的一种白色混浊体。
疑惑三:正常的羊水量是多少?羊水的多少是否与胎儿的安危相关
首先,要清楚羊水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胎儿病变的警讯。一旦检查发现羊水量异常,孕妇需提高警觉。
羊水在孕10周时开始出现,伴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一般足月时正常的羊水量约为800-1000ml,如果羊水量超过2000ml以上、超声检查AFV≥8cm或AFI≥25cm,即为羊水过多症。胎儿会喝羊水,羊水过多有可能意味着胎儿无法吞咽羊水、尿液制造增加或是胃肠阻塞。羊水过多与胎儿结构异常、多胎妊娠、妊娠期糖尿病等相关。
如果羊水少于300ml、超声检查AFV≤2cm或AFI≤5cm则为羊水过少症,同时,羊水过少也是胎儿发育不良的讯息:可能显示胎儿肾脏或肺部发育不完整。孕妇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胎儿缺氧、发育异常以及胎盘过小等因素,都会导致羊水偏少。
疑惑四:羊水量不正常该怎么办?
羊水过多治疗取决于胎儿有无结构异常、孕周及孕妇自觉症状程度。合并正常胎儿者尽量延长至37周。有原发疾病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羊水过多应警惕脐带脱垂和胎盘早剥的发生,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针对羊水偏少,出现“旱灾”预警,有些孕妇羊水认为多喝些是否就可以缓解,关于这一说辞,应该辨证看待。如果孕妇本身是由于脱水引起的羊水量少倒是可行。在海南,民间有怀孕期间喝椰子水的习惯。椰子水与人体体液极其相似,含丰富的天然电解质,能帮助身体达到水盐平衡的状态,使得水分能够快速地被身体吸收,能有效补充羊水,使羊水更清澈。椰子水所含的糖分少,不含有脂肪,饮用之后不会给身体增加额外负担。但严重病理性的羊水过少需针对性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