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接诊了一位女孩,12岁,身高148cm,月经来潮14个月,母亲反映近半年身高增长慢,要求测骨龄。骨龄结果显示骨骺接近闭合,剩下生长空间1-2cm,成年身高不超过150cm。
孩子妈妈说,其实一直都知道孩子矮,但想着老公和自己都高(老公172公分/自己160公分),孩子应该不会矮,有几次也想来看,但是身边的朋友说谁谁家孩子也这样,现在也有一米六多啦;奶奶也说孩子爸爸小时候也矮,高中才长上来的,孩子就是晚长,不着急。
听完,我也沉默了,又一个啊!又一个被家长、朋友、亲戚耽误身高的孩子。现在孩子的苦果谁来买单,是朋友?还是亲戚?
儿童身高发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据调查统计,近半数的家长没有科学测量身高、进行身高管理的习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5年全球儿童框架中,对儿童长远健康指标进行了明确,其中第一项就是"成年终身高"。良好的身高不仅是身体康健的指标,也是孩子在成年后自信工作及快乐生活的保证。
而很多家长对身高增长存在很多误区,身高不仅要科学管理还应该"促进",而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讲究时机。虽然遗传和身高有紧密的关系,但遗传给的只是一个身高的范围,有±5-6cm的偏差,如果孩子的身高向遗传的上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较为理想;如果往遗传的下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矮小。
体质性青春期延迟(俗称晚长)常见于营养物质缺乏时代,现今很少发生,当然也不是没有,但是早长或晚长,不能想当然,不要心存侥幸,首先需要到医院排除疾病可能,以免错过最佳干预时机,以免追悔莫及。
孩子是否晚长,可以通过科学的骨龄测定及生长激素测定来判断。变声和月经初潮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发育后阶段的特征,这个时期孩子的骨骺已经接近闭合,身高增长进入倒计时,这个时候生长空间有限,再去干预是没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家长普遍认为,长得矮就是钙不够、身体虚,给孩子补钙、吃点补品就能长高,殊不知这些想法错得离谱:钙补多了,补品吃多了会加速孩子的生长进程,青春期提前到来,骨骺提前闭合,反而影响最终身高。
很多家长也会说:"医生,我们不是不着急,不想治,只是我们不懂医,都不知道孩子怎样算有问题,什么时候该去看。"那接下来的内容要睁大眼睛看了。
一、必须就医情况:
1、符合矮小症诊断(身高低于同龄-2SD)。
2、3岁后,年身高增长<5cm。
二、可以就医情况:
身高低于同龄5cm或以上,对身高有更高要求的。
三、就医时机:
3-10岁!越早越好!
3-10岁!越早越好!
3-10岁!越早越好!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各位家长重点都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