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是每个人都要不断重复的动作。据统计正常成人平均每2分钟咽一次口水,每进食10分钟吞咽50次,每天大约要吞咽1500多次。一系列的数据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吞咽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需要大量营养供给以求不断生长发育的婴幼儿。
吞咽是什么?
吞咽是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它主要作用就是使食团从口腔经咽,食管进入胃部。在吞咽过程中涉及一系列的肌肉神经运动与控制,所以说吞咽这个我们时刻离不开的动作,看似简单实际很复杂并且很重要。
吞咽功能随着婴幼儿的不断成长得以不断完善,纵使每人婴幼儿的发展速度,程度会略有差异,但宝宝的吞咽发展历程,大多具有顺序性,连续性的特征,且能力的养成势必会历经整体到分化,不稳定到稳定,单一到全面的过程以寻求一步步具备等同于成人般的能力。
但是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现象,通常情况下造成吞咽困难有以下的原因:
1.生理病变
2.错误的喂吃发法
3.口腔敏感度异常的人群
4.发育迟缓、唐氏、脑瘫等小朋友易发生吞咽困难的情况
0-12月婴幼儿吞咽与喂食发展
0-3月:进食时完全由喂哺者支撑。舌头前后运动,唇部常半张开,以奶为主食,有吸吮反射和寻乳反射。
4-6月:进食时依靠支撑,可微倾坐起。舌头可上下运动,能把双手放进口中,可接受汤匙,开始添加辅食,吸吮-吞咽-呼吸的协调性尚未成熟。
7-9月:进食时能在高椅上坐直身子,能自行把食物或手放进口里。开始接受用杯子喝水,会“抿”勺中食物,可在口腔内移动食物。此时,婴儿渐渐开始长牙,会有流口水现象。
10-12月:进食时能独立坐直身子,能用杯子喝水,侧面咀嚼能力佳,会舔下唇的食物,开始会自己要求想要吃东西。
吞咽是一个很细致的过程,也是一个涉及营养以及安全性的动作。作为婴儿的照顾者,需要更加留意婴儿的吞咽情况。如婴儿到了上述所到年龄但仍未拥有相应的吞咽能力,我们警惕孩子是否有吞咽障碍的情况。如婴儿出现以下一个或多个表现,请带婴儿到相应康复专科咨询与就诊。
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
1.喂食时间长,进食量少;
2.体重减轻、生长缓慢;
3.反复性呼吸道感染;
4.喂食时呛咳、作呕、拒绝进食;
5.喂食时身体拱起,激动不安;
6.难以接受食物质地的改变、咀嚼困难、过度流口水;
7.进食时或进食后嗓音改变。
愿每位宝宝吃得好,吃得安全,睡得香,长得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