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4日是全球第2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全球的宣传主题是“It’s Time!”;中国的活动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病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病,若治疗不及时,不规范、不彻底,最终可导致复发、恶化、产生耐药,形成难治性肺结核,并成为慢性传染源,危害家庭、社会,甚至可能最终会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在中外文艺作品里,由它引发的“惨案”不在少数。曹雪芹《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小仲马《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鲁迅《药》中的华小栓,都因此倍受折磨,当时人们对结核的恐慌从中可见一斑。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结核病人约90万,预防结核病最好的方法是出生就接种卡介苗。
1、肺结核病的传染与发病
痰内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肺结核病的传染主要是呼吸道传染,当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咳嗽、咳痰、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带有结核菌的飞沫,被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仅有5-10%的人发病。幼儿、青春期、老年人和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后、免疫抑制性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发病率较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极易并发结核病。
2、肺结核病有那些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数度量不等的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伴有咯血等可疑症状者应及时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或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进行检查和诊断。
全身症状:疲乏、消瘦、食欲减退、低热、盗汗、妇女月经不调等,少数急性发展的结核病可出现高热等症状。
3、接触过结核病人就一定会得结核病吗
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任何一个结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间的任何时候都具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由于肺脏与外界相通,在肺结核病发展、恶化或形成空洞时,病变中的结核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造成结核菌传播,这样的病人才具有传染性。像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脑膜结核、淋巴结核等)通常不具有传染性。
健康人在接触过肺结核病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也不一定发生结核病,是否发生结核病,主要受感染结核菌数量和毒力的大小以及身体抵抗力高低的影响,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又低则容易发生结核病。人体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通常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生结核病。但当少数感染结核菌的人出现抵抗力降低时,可在一生中任何时候发生结核病,受感染的人群发生结核病的概率大约10%左右。
4、如何预防结核病
结核病预防,就控制结核病而言,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是最好的预防。
(1)尽早发现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及时给予抗结核治疗,彻底治愈,是消灭传染源、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最佳手段。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大声谈笑应将手捂住口鼻,以免细菌通过飞沫、痰液传给健康人,以切断传染途径。
(3)新生婴幼儿应及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预防粟粒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最好措施。
(4)病人要注意消毒隔离,勤晒衣被,注意室内通风。病房可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剂、紫外线等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