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大,到了一定的月龄,单纯的母乳和配方奶粉已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这时就应该给宝宝添加合适的辅食。那么,到底该什么时候添加辅食,应该怎么添加呢?添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问题1:辅食应该在什么时间添加?
目前国际普遍认为婴儿辅食添加的适宜时间是4-6个月,4个月,是指相当于满4个月(17周),5月龄开始;而6个月是指满6个月(26周),即7月龄开始,早产儿则按纠正胎龄。那么,为什么是4-6个月呢?因为婴儿在此时已对各种食物的不同味道和颜色感兴趣,神经肌肉功能已开始能习惯用匙、杯喂食,渐渐能咀嚼和吞咽非液体食物,消化和吸收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能力也迅速增加。如果辅食添加过早(<4个月),有可能使母乳摄人量迅速降低,使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明显减少,甚至会导致过早断奶。同时,小儿消化道酶的分泌还没有形成,不能吸收摄入营养物质,宝宝会因此而可能出现呕吐和腹泻,消化功能发生紊乱。反之,如果辅食添加过晚(>6个月),则会影响婴幼儿味觉,吞咽功能的发育。
那么,具体应该在哪个时段开始添加辅食呢,宝妈们可以留意下,如果你家的宝宝出现下列情况时,说明已经可以给其添加辅食了:
1、经常流口水;
2、大人吃饭时,表示出对大人所吃食物浓厚的兴趣;
3、尽管按正常的时间吃母乳或配方奶粉,但在两餐之间宝宝很快就感到饥饿;
4、对奶以外的食物显示出兴趣;
5、颈部力量增强,可以较好的抬头;
问题2:辅食添加的顺序和原则是什么?
建议辅食添加顺序依次为:谷类、蔬类、水果、动物性食物(蛋、鱼、禽、畜肉类),4-6个月可以添加泥糊状食物,如米糊。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建议首选强化铁的米糊,6-7个月可以逐渐引入食物根块茎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7-8个月后逐渐引入动物性食物,如鱼类、蛋类、肉类、豆制品。这时,可进食小的丁块状食物,帮助萌牙和学习咀嚼。9-12个月可咀嚼各种煮软的蔬菜、切细的肉类。在此期间,可给婴儿添加手抓食物,既可增加婴儿进食的兴趣,又有利于眼、手动作协调和培养独立能力。
辅食添加的原则应由单一到多样,由稀到稠,少到多,由细到粗。
1、由单一到多样:从一个种类过渡到另一个种类的时间可以为1-2周。
2、由少到多:一开始只是给宝宝试吃与品尝,或者说在喂奶之后试吃一点,在宝宝适应后逐渐增加,如蛋黄,从1/8个到1/4个,慢慢到1/2个,逐渐到1个。3、由稀到稠:按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泥糊(如浓米糊、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固体(如软饭、烂面条、小馒头片等)的顺序添加。
4、由细到粗:比如蔬菜,由菜汁到菜泥,慢慢到碎菜,逐渐到菜叶片,最后到菜茎。
问题3:辅食添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遇生病应延缓添加辅食。在添加辅食中如果小儿出现腹泻、过敏等表现,应立即停止添加,找明原因,待症状缓解后再添加;在添加辅食时,切勿将辅食加在奶中喂食,影响小儿的味觉功能的发育。在小儿乳牙萌出时,要适当给小儿粗一些和硬一些的食品促进牙齿的发育。
综上所述,辅食添加应及时、充分、安全、正确,辅食品种要多样化。合理的辅食添加,对婴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